财经科学

金融论坛

  • 货币政策的分段利率规则:检验、标准与福利损失评估——基于福利损失视角的结构性解释

    张菀庭;林晶;解瑶姝;

    规则型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应用有利有弊,它能有效规避动态不一致问题,却无法根据经济波动进行灵活调整。有鉴于此,本文从中央银行的效用权衡视角出发,对目前政策操作的合意性进行了实证检验。首先,本文构建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刻画了现行货币政策的规则特征,随后从历史加总福利损失函数视角对比了分段利率规则及严格利率规则的调控效果。结果发现,第一,中国人民银行目前遵循分段利率调控规则,在经济常态和经济危机时期表现出不同的规则特征;第二,在福利损失层面,这种分段利率规则相较于严格利率规则的确更有助于社会福祉的全面提高。由此可见,央行现行的利率规则不仅有效规避了传统规则型货币政策不易变通的弊端,同时能运用基于经济事实的分段标准提高市场沟通效率,有助于同时实现灵活调整与稳定预期的双重目标。

    2019年07期 No.376 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7K]
  • 人民币汇率对国内股票收益的影响——基于汇率高阶矩风险的角度

    张杰;

    本文基于高阶矩指标研究汇率风险对我国上证A股市场股票收益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上证A股市场股票收益整体上受到汇率高阶矩风险的影响;(2)从一级分行业角度看,与整体回归结果类似,上证A股大部分行业股票收益受到汇率高阶矩风险影响,其中方差影响最大,偏度影响次之,峰度影响最小;(3)汇率高阶矩风险对金融业和制造业的二级分行业影响显著。企业收益率对汇率高阶矩指标的风险暴露能有效刻画企业汇率风险。

    2019年07期 No.376 1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7K]
  • 中美贸易摩擦下资本非正常流出问题研究

    高惺惟;

    2018年以来的中美贸易摩擦变数依旧较大,我国资本非正常流出现象值得警惕,这极有可能成为我国潜在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最大来源。本文在对导致资本非正常流动的成因以及其对经济金融安全带来影响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资本流动的现状和中美贸易摩擦下资本非正常流出可能给我国带来的风险隐患。虽然中美贸易摩擦的持续发酵没有导致我国出现大规模资本非正常流出的现象,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放松警惕,绝不意味着中央银行可以没有"忧患意识"。最后从"稳外资"的视角提出了防范资本非正常流出的对策建议。

    2019年07期 No.376 30-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1K]
  • 行业层面盈余、异质性盈余与股价同步性

    戴泽伟;杨真;谢睿星;

    现有研究较少考察行业层面盈余、异质性盈余对股价同步性的差异化影响。因此,本文以2007—2017年A股公司为样本,剖析了会计盈余构成与股价同步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行业层面盈余与股价同步性正相关,异质性盈余与股价同步性负相关,行业成熟度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制度环境的改善增强了异质性盈余与股价同步性的负向关系;同时,无论是行业盈余层面还是异质性盈余,现金盈余的异质性程度都高于应计盈余。

    2019年07期 No.376 4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0K]

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

  •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制度化路径

    岳红举;王雪蕊;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既承载了财政分权的逻辑,也事关资源配置中政府与市场的角色定位,既需要财权与财力等财税体制要素的匹配,又需要克服转轨时期市场化改革所产生的事权动态化难题。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当前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概括性、原则性、灵活性不但源于我国分税制改革的渐进性,而且源于对政府与市场资源配置地位的认知探索。因此,制度化路径应纳入现代财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协调配合的治理体系,通过基本公共服务事项及标准法律化、突出省级政府的财政统筹协调职能、综合运用政策先行与法律跟进的法治化策略,实现财政权、责、利配置的规范化和确定化。

    2019年07期 No.376 5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2K]

企业经济

  • 宏观经济波动、高风险运营资产与企业债务结构——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郭婧;李心合;

    伴随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微观企业债务水平过高、财务风险过大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本文选取2007—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高风险运营资产在宏观经济波动与债务结构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宏观经济波动会通过企业高风险运营资产配置来影响其债务结构,融资约束使企业更倾向于使用商业信用而不是银行借款来融通由高风险运营资产变化所导致的短期资金缺口。在经济下行时期,高风险运营资产沉淀的资金更多通过商业拖欠来解决,导致微观经济主体融资困难。因此,政府应当致力于缓解企业间的商业拖欠,优化企业债务结构。

    2019年07期 No.376 6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9K]
  • 什么样的杠杆率有利于企业高质量发展

    施本植;汤海滨;

    选取2008—2017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杠杆率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以及产权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杠杆率与企业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倒"U"形关系;当企业杠杆率小于59.84%时能够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企业杠杆率超过59.84%时不利于企业高质量发展。该结论在考虑产权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的条件下依然成立,企业杠杆率的拐点值呈现出非国有企业>地方国有企业>59.84%>中央企业,东部地区>59.84%>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特点,表现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非国有企业、地方国有企业和中央企业依次递减的规律。上述结论在控制了潜在的内生性后依然成立。研究结论为我国建立资产负债约束机制,区分不同地区、企业类型设置资产负债率重点监管线,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2019年07期 No.376 8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1K]
  • 信息技术是否替代了就业——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刘飞;田高良;

    基于我国上市公司2001—2017年的年度报告数据,运用广义最小二乘法随机效应模型,分析了信息技术资本积累对我国上市公司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市公司信息技术资本投资对于就业具有显著的正影响,硬件资本对就业人数的影响更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软件资本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除了农业外,对其他主要行业就业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员工学历水平提高,会抑制硬件资本对就业的需求,但会促进软件资本对就业的需求。因此,我国上市公司仍要加大信息技术投资,特别是要加大对软件技术的投资,这也是上市公司适应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挑战的重要应对措施;同时,还要重视对人力资本等无形资产的投资,与信息技术更好互补。从国家层面来说,信息技术投资将是实现就业优先政策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2019年07期 No.376 9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4K]

城市与区域经济

  • “以房抢人”提高了城市创新能力吗

    毛丰付;郑芳;何慧竹;

    本文试图从新政治经济学和区域导向型政策的视角重新审视住房政策对城市的影响。利用计量文本法和遗传匹配-DID等方法对中国70个大中城市2001—2016年"以房引人"政策的城市创新效果进行检验。整体上"以房抢人"对城市创新能力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实行该政策的城市与未实行该政策的城市在创新能力上差距逐渐拉大;"以房引人"政策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和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城市创新能力;政策作用力度越强对东部城市创新能力促进效果越显著,而对东北地区作用不显著,甚至存在负效应。为此,必须重新思考"以房抢人"和城市创新之间的关系,先关注人口流动规模,再考虑提高区域人口质量,更加关注高质量人才迁移决策和偏好,形成城市创新优势。

    2019年07期 No.376 10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8K]
  • “扩权强县”改革的经济效应评估——以四川为例

    赵绍阳;周博;

    本文分别利用四川省1993—2014年各县的面板数据和1998—2013年各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调查数据,通过构建面板数据固定效应以及双重差分的计量模型来评估省直管县改革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省直管县改革在宏观上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从企业层面来说,第一次改革试点和第二次改革试点促进企业经济增长的效果都很明显。若按企业类型划分,改革对非国有企业的正面影响大于对国有企业的正面影响,进一步地利用实际有效税率的变化验证了省直管县改革对企业经济增长和分析企业异质性的影响机制。

    2019年07期 No.376 122-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1K]